淄博并不仅仅只有烧烤,投资者和各大产业的从业者应该冷静、客观地看待当地整体产业发展,并且做到理性投资。
小葱小饼和蘸酱,再加上烤炉上冒着烟的烤肉,这股烧烤风持续了数月,也给今年淄博的区域经济和游客量拉升了一波。数月前的淄博烧烤热度极高,吃一顿烧烤要排队2~3小时,有时还排不到;酒店涨价、房间客满;网红景点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去;烧烤专列车座位售罄,最多只能买站票到淄博……
时隔半年多,近期当第一财经记者再度来到淄博,看到的场景已大有不同——不少烧烤店生意一般,但网红店依然火爆;当地的酒店和景区恢复了正常运作,虽然不如当时“爆单”那样客满,但酒店总体入住率也不低,更多的商旅客维持了酒店的生意;恢复平静后的淄博,更让大家看到了当地其他产业的重要性和可塑性。
网红店依然火爆,普通店生意平淡
与半年多前,记者在淄博所看到的任何一家烧烤店都十分火爆的场景不同,11月再次来到淄博,不少普通烧烤店的生意很是一般。
阿明一直在淄博经营烧烤店,半年多前开始,由于美食的疯转而引发的淄博烧烤热让他的门店一度火爆到员工完全不够时间睡觉。“那个时候,一天卖出1万串烤串是必然。我这种都是普通门店,以往也就是本地客人来吃烧烤,当时基本都是外地客人来,我一天都睡不到4个小时,就要起来准备食材,中午也不能休息,到了晚间7点左右,食材就卖完了,你想吃点蔬菜可能都没有了。”回忆起当时的火爆场景,阿明记忆犹新。
根据阿明描述,今年7月~8月,由于暑期市场拉动,也有不少客人来淄博吃烧烤,热度不如4月那样火爆,但生意依然兴隆。之后就是“十一”黄金周又拉了一波,所以今年整体的生意还是不错的。
“十一”期过后,客人逐渐减少。“我们山东人吃烧烤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喜欢露天吃,很多烧烤店都有店内和店外座位,但是进入11月后天气转凉,所以很多客人不会再去店外吃烧烤,生意自然也就少了一半。还有一些是半年前看烧烤生意火爆就临时转做烧烤店的,这些业者有一部分已经转行,把店卖了或转租了,在八大局就有这样的案例,你会看到一些卖烧饼的店铺,原本可能就是烧烤店,后来转让了。现在我店里的客人比半年前少了起码一半,但我觉得挺好,因为这才是正常的情况,而且我也不必每天起早贪黑,甚至店里连帮手都找不到。”阿明如是说。
在淄博部分街道,第一财经记者看到不少烧烤店的生意都比较平淡,有些全露天的烧烤店暂时停业,因为气候原因,并没有太多客人愿意露天用餐。
但与普通烧烤店不同的是,网红品牌依然人气很旺。晚间7点左右,记者来到网红店牧羊村,这里依旧人山人海,不论是店内还是露天座位,几乎都坐满了,偶有空位。记者等了10分钟后便找到位子坐下。
“其实我们每天都是爆满的,人数比起半年前肯定减少了,那时候排队几小时都未必有座位,有时候到了下午就挂出说明牌,告诉大家不用排晚餐了,因为食材和位子基本都满了。但现在不至于这样,你稍等一会儿还是有位子的。比起其他烧烤店,我们店其实生意一直不错,可与之前不同的是,现在大半客人都是山东省内的,而此前过半客人都是外省市旅客。”牧羊村店员阿花在此工作多年,她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酒店发展商旅
与烧烤店类似,酒店、景区等客流量也回落到了正常水平。但依然会有客源。
全季淄博万达广场酒店店长穆美玉从今年4月开始就忙碌不已,她当时接受第一财经记者访时表示,“疫情期间,我们酒店入住率能有50%就不错了,今年年初开始已经恢复到80%左右入住率,自从淄博烧烤火了之后,我们酒店的入住率一直在95%以上,周末都是100%满房。以前我们的客源有80%都是本地客人,但如今80%都是来自外地的烧烤客源,年龄集中在25岁~35岁。”
为了更好地服务外地来吃烧烤的客人,穆美玉所管理的酒店还推出了淄博特色小吃早餐。
半年多后,穆美玉依然忙碌,但忙碌程度有所减轻。“半年前,我几乎一直需要住在店里,家里的孩子也难以照顾,只能交给老人。国庆期过后,酒店基本恢复正常,其实旅客也不少,只是没有之前那样火爆。我们也考虑到烧烤的热度不会一直都在,所以已经做了商旅方面的转型,10月中下旬到现在,我们大量的住店客人都是商旅客,当然周末会有一部分是纯旅游的客人。我们酒店整体入住率目前在85%左右。”穆美玉微笑着表示。
现在穆美玉每天工作9小时左右,也有时间照顾孩子了,在她看来,其实现在是一个稳定且正常的水平,动辄100%满房会使得业者很疲惫,或许服务也会打折扣,还不如现在稳定在一个85%左右的入住率水平,而且将商旅客人和游客有个时间上的区隔,对于游客酒店会有景区推荐等服务。如今店里的生意虽然回落一些,但基本稳定,长期来看,这才是比较健康的发展情况。
虽然客流量有所减少,但持续数月的淄博烧烤热还是给当地一些景点带来了生意。记者在当地网红景点周村看到,目前该景区的客流量比4月最火爆时少了一半,但也有一定的客流。
老王家煮锅店在周村颇有点名气,半年前,每天都要排队等翻台才能吃上一口煮锅,如今则是入店即食。“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意还可以,肯定比之前少,但一到饭点,店内还是可以坐满的,我们在这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会有一些食客慕名而来。”店主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比不了4月、5月那时的“辉煌业绩”,但经过了淄博烧烤拉动后,其实本地的景区获得了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也得到了一些后续的客源。
这一点在钟书阁等当地主要的景区、商业街等也得到印证。
下午时分,记者来到钟书阁看到,这一标志性项目的人流依旧不少,目前并不需要像数月前那样排长队,因此游客感受会好很多。淄博烧烤热度已过,但依旧给淄博当地的文旅、餐饮和购物消费等带来了拉动。
“淄博烧烤的热度肯定会过去,现在当地的客流减少是非常正常的,但淄博烧烤火爆过一轮后,对当地的城市品牌、美誉度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拉动,这些效应在后期也能体现出来。就好像现在当地的餐饮和景区不会像半年多前那么火,但依然有客人,这些都是此前淄博烧烤火爆全国所带来的后续效应。当然也会有一些小店被淘汰,那就是正常的市场洗牌。”劲旅网创始人魏长仁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
夜经济还需挖掘
到了夜晚,记者来到当地较为热闹的夜市——水晶街和八大局。整体来看,这些夜市的客流量还不算太高,除了餐饮,当地的夜经济市场还不算很旺。
数月前,记者曾经在淄博访了烧烤店附近的一些小吃摊主,当时有摊主透露,由于烧烤的热度太高,因此也拉动了自家摊位的生意,比如一个煎饼摊,一天可以卖出至少300份煎饼,这是平日的翻倍。时隔半年后,当记者再度来到水晶街,虽然依然有食客来来往往,但比起当时排队的火爆场景还是冷清了一些。
“我在这里只做夜市,主要是人手不够,我是卖一些饮料,隔壁的大哥是卖煎饼的,我没有去计算大哥一天能卖出多少煎饼,但是现在一天300份是肯定没有的。” 何美丽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直和父母在水晶街摆摊。说起当地的夜经济,她觉得是不温不火,但这很符合她喜欢的风格——不用太忙,但有一些生意。
何美丽主要做烤牛奶,就是在牛奶里面加入其他食材后放在瓦罐里面烤制,另外还卖一些雪梨食品。“我是家庭手工作坊,和父母一起摆摊,我们每天的产量有限,比如雪梨食品一天也就制作30份,烤牛奶会卖多一些。就我个人而言,其实也不用赚太多,只要够基本生活就行。而且夜间出来摆摊,自己也觉得挺有意思。”何美丽说。
根据记者观察,在八大局、水晶街等夜市,大量店铺售卖的都是牛奶棒、烧饼等同类产品,比较同质化。从业态来看,除了餐饮,当地的夜市比较缺乏其他业态,比如夜游、演艺、文化夜读等基本很少,除了钟书阁夜间会开放,其他商圈比较少针对夜间市场的业态和活动。因此,在淄博烧烤如今降温后,以餐饮为主的当地夜市经济也有所降温,只有牧羊村这样长期火爆的餐厅会比较拉动周边夜经济。
“同质化不仅仅是淄博夜经济的问题,其实很多地方的夜间项目也是有所同质化,但夜间消费又是现在非常能挖掘潜力的领域。所以在烧烤热潮过后,当地业者应该想一想如何把夜经济做起来,尤其是开发一些具有淄博特色的项目。”魏长仁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淄博烧烤让大家将目标聚焦到了当地,但其实淄博并不只有烧烤。
淄博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淄博市生产总值(GDP)为3454.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4.40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06.43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13.24亿元,增长4.8%。前三季度,淄博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9.3亿元,同比增长8.7%,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5个、1.9个百分点。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3.8亿元,增长10%,连续7个月保持2位数增长。
前三季度,淄博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2.3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8.6%,税收收入占比达65.5%,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淄博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分别较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2.2个、1.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水平1.2个、4.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淄博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8亿元,同比增长4.8%,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0.3个、1.1个百分点。蔬菜、水果产量稳定,前三季度,淄博市蔬菜、园林水果产量分别达135.6万吨、45.4万吨,分别增长0.5%、5.6%。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85,同比下降0.04,收入差距进一步收窄。
“淄博烧烤虽然降温了,但这一场‘美食旋风’的确给当地带来了不少口碑和品牌效应,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再去看,如今回归到平静和正常水平后的淄博,其实依然获得了一些文旅产业的红利,也让大家进一步看到了淄博还有农业和工业等其他发展较好的产业领域。淄博并不仅仅只有烧烤,投资者和各大产业的从业者应该冷静、客观地看待当地整体产业发展,并且做到理性投资。”魏长仁分析。
(文内阿明、阿花、何美丽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