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小金融机构面临数据获取、高效利用等多方面挑战。“目前银行业中小金融机构基于分布式、云架构的自主可控转型尚未全面展开,IT架构仍以传统集中式架构为主,整体架构的灵活性、自主可控能力仍显不足,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华润银行首席信息官张昕在近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访时表示。
身处“数字原生和人工智能双轮驱动”的技术环境下,金融机构要如何探索适宜自身的发展路径,以科技之力助推行业发展?张昕表示,金融行业正结合自身数字化转型发展要求逐步启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云原生、平台化成为打造数字基础设施的共识途径。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挑战重重
金融业是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但因其特殊性,在现实推进中仍面临多重挑战。在近日召开的2023数字金融创新发展论坛上,多家金融机构表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数据安全可信、如何广泛获取和汇聚数据、如何更高效的存储与运算、如何更高质量管理和应用数据、组织和人才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的挑战。
华润银行首席信息官张昕对记者表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在实际推动过程中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第一,战略认知不足、组织机制及能力方面的挑战。诸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业务战略在运转执行过程中呈现出明显脱节的特征,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仍停留在单一技术侧。实际上,数字化转型并非单一技术命题,而是业务命题,更是战略命题,大量的业务变革也蕴含在数字化转型的变革中,不单需要技术构建能力,也需要大量的业务理解与推动能力,对人才梯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系统重建设、轻运营的挑战。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即业务、业务即数字化,然而业务侧容易简单把数字化等同于建系统,把数字化简单工具化,这一认知会导致业务方更关注系统搭建,而忽视系统所承载的业务模式、流程、产品与服务,继而缺乏基于数字化平台对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持续运营。
第三,数字化评价及度量的挑战。目前行业内尚未形成标准化的数字化转型评价及度量体系,如何及时准确评判转型成果,成为难题。如利用率、开发效能、交易费用缺少评估度量方法,数字化产品创设、获客、产品运营等活动缺少数字化评价、度量方法和机制等。
第四,数据治理与应用的挑战。数字化转型核心在于发挥数据的驱动力,让数据成为一种价值资产,首要推进数据的要素化,这方面依然面临很大的瓶颈。一是很多重要的银行系统一般都建设较早,数据标准化程度不够,导致治理的难度较大;二是银行数据的来源复杂且数据的时效性也不够,数据质量有待提高;三是数据资产运营体系尚不完善,尚未形成体系化的数据应用能力。
第五,架构灵活性及安全可控度的挑战。目前银行业中小金融机构基于分布式、云架构的自主可控转型尚未全面展开,整体架构的灵活性、自主可控能力仍显不足,带来底层软硬件供应链风险等问题。同时,由于传统架构带来的竖井化、灵活性不足等问题,会造成新时代数字金融背景下,底层架构层面制约对市场变化的敏捷反应,中小金融机构快速响应客户服务的能力明显滞后。同时,新技术快速发展,大多数中小银行都缺少负责创新研发的团队及相应工作机制,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中电金信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况文川表示,如何搭建满足高可靠、高可用、满足行业极致要求的数字基础设施,还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面对多元化的计算架构和多样化的底层软硬件设施,仅仅依赖云原生技术标准,很难直接形成一个稳定、高性能、大容量,高可用的平台,这里面存在单品技术不成熟、技术栈的发散、行业针对性弱以及行业特有性能挑战等问题,还有分布式架构本身所带来的开发运维复杂性问题。
二是传统的应用构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迭代的业务需求,当前的应用呈现集群化趋势,应用数量越来越多,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越来越频繁。然而,当前的应用体系存在很多数据孤岛,用户体验是断裂的,生态也是割裂的。同时,应用向下面对着多样化的基础设施和发散的技术栈,这些都是应用构建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云原生、平台化打造数字基础设施
面对重重挑战,打造云原生、平台化数字基础设施成为行业共识。云原生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开发和部署方***,它强调将应用程序和服务设计为云环境下的原生应用,以实现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据悉,华润银行与中国电子旗下中电金信正在共同打造金融基础设施创新平台,支撑华润银行特色数字化产业银行的战略定位,实现其高质量发展,同时强化金融信息安全战略布局,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助力金融行业行稳致远,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电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周进军表示,中国电子面向国之所需,依托完整自主计算产业链,加速打造金融级数字底座,与行业侧、产业侧积极协作、共同发力,加快技术与场景的对接、验证,不断更新升级关键核心软硬件产品,不断打磨更加智能、高效的金融级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平台,筑牢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数字金融的发展必须以安全、可靠、稳健为前提,华润集团智能与数字化部总经理安兴表示,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主可控的金融数字基础设施是支撑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央企要勇于承担打造自主可控金融数字基础设施的责任和使命,筑牢金融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安全底座”。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底层算力支撑,算力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正在成为千行百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表示,打造算力网原生的开源创新平台需要关注软件基础设施的纵向贯通、软件架构的横向联接以及开源创新的生态位演化等多个方面,支持全技术栈的中国算力基础体系的有效发展。
张昕表示,构建金融数字基础设施,一要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网络基础设施,推广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能力;数据将成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挖掘,以数据驱动决策,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二要更加注重智能化服务的发展,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客户体验。积极构建开放金融生态,通过数字化手段拓展业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加强与各类产业的融合和创新。还要更加注重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保障业务的安全和稳定。
数字底座作为承载算力的基石,为最大化算力价值提供支撑。数字底座的先进性与稳定性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况文川表示,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进入“深水区”,传统的应用构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演进的业务需求,亟需一个数字基础设施平台,来满足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等行业极致性能要求,云原生、平台化成为多样化计算架构时代打造数字基础设施的共识途径。